首页 > 游戏新闻 > 正文

无尽的拉格朗日手游七本配船指南:迈向星辰大海的关键一步

时间:2025-08-24 作者:佚名

  玩手游网(www.wanshouyou.net)2025年08月24日:在《无尽的拉格朗日》里,七本阶段可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关键时期,它意味着玩家正式从中期发展阶段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手头已经积攒了一定数量的舰船,初步搭建起了自己的舰队体系,不再是游戏初期那些只有寥寥几艘小船的新手玩家了。但同时也要清楚,这个阶段依旧存在诸多限制,尤其是资源和指挥值方面。

  资源是支撑舰队持续发展的命脉。无论是建造新舰船、升级现有舰船,还是进行日常的资源采集行动,都离不开金属、晶体、重氢等基础资源。一旦资源短缺,新船建造计划就会被搁置,现有舰船的升级也无法顺利进行,整个舰队的实力提升就会陷入停滞。所以,在七本阶段,合理规划资源的采集与分配至关重要。

  而指挥值,则像是舰队的 “入场券”,限制着你能同时派出作战或执行任务的舰船数量和种类。每一艘舰船都有其对应的指挥值消耗,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舰船,消耗的指挥值各不相同。比如小型护卫舰,占用的指挥值相对较少;而大型的战列巡洋舰,占用的指挥值就非常多。这就要求我们在配船时,必须充分考虑指挥值的限制,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舰船,确保在有限的指挥值内,组建出战斗力最强的舰队。

无尽的拉格朗日七本怎么配船

  配船的核心思路,在于兼顾资源采集与战斗能力。资源采集是舰队发展的根基,只有源源不断地获取资源,才能保证舰队的持续壮大。所以,工程舰的配置不可或缺。中型工程舰采集效率较高,搭配 AC721 重型运输舰,能大幅提升资源的运输量,减少往返基地的次数,提高整体采集效率。但同时,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冲突的宇宙中,没有强大的战斗能力作为保障,采集行动很可能会受到其他玩家或海盗势力的干扰与攻击,辛苦采集来的资源也会付诸东流。因此,战斗舰的配置同样关键。

  在工程舰与战斗舰的比例上,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需要根据玩家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游戏策略来灵活调整。一般来说,前期可以适当多分配一些资源用于工程舰的建造与升级,确保资源采集的稳定进行。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当资源储备相对充足时,再逐步增加战斗舰的比例,提升舰队的战斗力。

  资源采集与存储优化

  工厂升级建议

  在七本阶段,基地的资源生产建筑升级至关重要。小型综合工厂、金属炼化工厂、水晶合成工厂,建议优先升至 8 级。小型综合工厂升至 8 级后,能极大提高基础资源的综合产出能力,为舰队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金属炼化工厂达到 8 级,可显著提升金属的提炼效率,金属作为舰船建造和升级最基础且用量最大的资源,其产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舰队规模的扩充速度。水晶合成工厂升至 8 级,能稳定产出大量晶体,满足舰船升级过程中对晶体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在升级一些高等级舰船时,晶体的消耗巨大,高等级的水晶合成工厂能有效缓解资源压力。

  工程舰与运输舰搭配

  中型工程舰是七本阶段资源采集的主力,其本身具有较高的采集效率,但单次采集的资源存储量相对有限。而 AC721 重型运输舰的加入,完美弥补了这一短板。AC721 重型运输舰拥有超大的载货空间,与中型工程舰搭配组队后,整个舰队的资源存储上限大幅提升 。这样一来,在一次外出采集任务中,舰队无需频繁返回基地卸载资源,能够在资源点持续采集更长时间。原本中型工程舰可能因为存储量限制,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返回基地,往返途中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消耗了舰船的燃料等资源。现在有了 AC721 重型运输舰的协助,舰队可以在资源点连续工作数小时,待存储满载后再返回基地,大大提高了资源采集的效率,减少了往返基地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使得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资源量大幅增加。

无尽的拉格朗日七本怎么配船

  采矿平台与前哨运用

  采矿平台的选址直接影响资源采集的效率和收益。在七本阶段,要尽可能选择靠近高等级资源点的位置建造采矿平台。高等级资源点的资源储量丰富,采集效率也更高。例如,5 级以上的金属矿点和晶体矿点,其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量远高于低等级矿点。将采矿平台建在这些高等级资源点附近,工程舰无需长途跋涉前往偏远的资源点采集,缩短了采集路程,减少了航行时间,从而提高了采集效率。而且,采矿平台还能为范围内的工程舰提供采集效率加成,进一步提升资源获取速度。

  前哨指挥中心在资源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舰队采集能力的提升,基地仓库可能会出现资源爆仓的情况,导致采集效率下降。利用前哨指挥中心,可以扩展存储容量。将采集到的部分资源存储在前哨指挥中心,减轻基地仓库的压力,确保采集行动能够持续高效进行。同时,前哨指挥中心还可以作为舰队的临时补给点和中转站,方便舰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进行资源调配和舰船维修,提高舰队的作战和采集灵活性。

  战斗舰队配置要点

  主力框架确定

  在七本阶段,由于资源和指挥值的限制,选择合适的主力框架至关重要。护卫舰和驱逐舰成为这个阶段的最佳选择。护卫舰成本低,建造所需的资源较少,金属、晶体和重氢的消耗都在可承受范围内,而且建造时间短,能快速补充舰队数量。同时,其指挥值占用少,一艘普通护卫舰可能只占用 2 - 3 点指挥值,这使得我们在有限的指挥值下可以编入更多数量的护卫舰,形成规模优势。例如 FG300 型护卫舰,人口占用极低,造价低廉,还能快速建造,就算在战斗中损失几艘,也不会让玩家感到过于心疼。

  驱逐舰则在火力和生存能力上相较于护卫舰有了显著提升。它拥有更强的武器系统和更高的护甲、血量,在战斗中能承担更重要的输出和防御任务。虽然驱逐舰的成本和指挥值占用比护卫舰高一些,但综合其战斗能力来看,性价比依然很高。像阋神型驱逐舰,无论是护甲还是火力都远超 FG300 型护卫舰,解锁后便成为玩家作战的主力之一 。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力框架,既能在资源和指挥值的限制下组建起一支规模可观、战斗力较强的舰队,又能保证舰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应对各种不同的战斗场景。

  前排舰船选择

  前排舰船在战斗中承担着吸收敌方火力、保护中后排舰船的重要职责,所以高闪避或高护甲的舰船是前排的首选。FG300 侦察型护卫舰,通过对其动力系统进行技术点强化,在增加 2 次常规移动速度提升和 1 次曲率移动速度提升后,普通航速可达 1430,曲率航速更是能达到 6325 。如此高的速度,使其在战场上拥有极高的闪避能力,敌方的武器很难命中它。在战斗中,它可以凭借灵活的走位,不断躲避敌方的攻击,为中后排舰船争取更多的输出时间。

  卡利莱恩特种型护卫舰同样是前排的优质选择,它的闪避能力堪称一绝。通过 “信息干扰系统” 和 “预警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被制导武器和直射武器命中的概率,自身闪避率极高。而且,每 75 秒还能提供一次持续 20 秒的额外 90% 闪避率,在这 20 秒内,几乎处于无法被命中的状态。在攻打城市时,即便面对敌方五六百艘舰船的集火攻击,它也能存活一分钟左右,能有效吸引敌方大量火力,为友军舰船分担伤害,降低友军的损失 。

  中后排舰船搭配

  中后排舰船主要负责提供持续的火力输出,澄海级驱逐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搭载的 “永远的北极星” 投射系统 MARK1 - A1,能发射 TR - 360 型鱼雷,主武器单发伤害可达 370,对舰火力每分钟 3085。这种鱼雷武器可以无视敌方阵型,直接攻击目标,攻击序列相对自由。并且,它优先攻击大型舰船,在面对敌方的主力战舰时,能直接对其造成有效打击。在战斗中,澄海级驱逐舰可以利用其曲射武器的优势,在后排安全位置对敌方舰船进行远程攻击,配合前排舰船的抗伤,持续输出火力。

  雷利亚特级驱逐舰的隐身型和战术鱼雷型也在中后排输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隐身型注重对子系统的打击,能有效削弱敌方舰船的关键系统,降低其作战能力;战术鱼雷型则专注于对舰打击,鱼雷伤害可观。它们都属于曲射武器,攻击序列自由,不受敌方前排舰船的阻挡,可以灵活选择攻击目标。在战斗中,这两种型号的雷利亚特级驱逐舰可以与澄海级驱逐舰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对敌方舰船发起攻击,形成全方位的火力压制 。

  舰队速度考量

  舰队移动速度是一个常常被玩家忽视,但实际上对战斗结果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在《无尽的拉格朗日》的战斗中,舰队的整体速度取决于速度最慢的那艘舰船。如果舰队中混编了龟速舰船,比如一些大型的战列巡洋舰或航母,它们的移动速度往往较慢,就会严重拖累整个舰队的机动性。在一场战斗中,假设我方舰队中有一艘速度较慢的航母,而敌方舰队全是高机动性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当敌方舰队快速穿插、包抄我方时,我方舰队由于航母的拖累,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战术调整,就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局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七本阶段配船时,要尽量保证舰队中舰船速度的协调性。如果选择了速度较慢的舰船,一定要搭配足够数量的高速舰船,或者将舰队分成不同速度的编队,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组建一支以高速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的快速反应编队,用于执行侦察、突袭等任务;再组建一支以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为主的主力编队,虽然速度相对较慢,但火力强大、防御能力强,用于正面作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舰船的优势,提高舰队的整体作战效率 。

  武器系统选择

  对于输出型舰船来说,武器系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其在战斗中的输出能力。在七本阶段,火炮或鱼雷武器系统是优先选择。火炮武器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较快的攻击速度,能对敌方护卫舰和驱逐舰造成持续稳定的伤害。比如红宝石离子炮型护卫舰,它的纯能量伤害输出很高,离子炮攻击速度快,在近距离战斗中,能够迅速对敌方小型舰船进行打击,凭借高频率的攻击,快速削减敌方舰船的血量。

  鱼雷武器则具有高单发伤害和无视阵型的特点。像澄海级驱逐舰搭载的鱼雷,单发伤害可观,并且可以无视敌方前排舰船的阻挡,直接攻击中后排目标。在面对敌方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的舰队时,鱼雷可以直接攻击敌方的关键输出舰船,打乱敌方的舰队布局。而且,鱼雷的高伤害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舰船造成大量的结构损伤,甚至直接击沉敌方舰船。在战斗中,输出型舰船合理搭配火炮和鱼雷武器系统,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敌方舰船,发挥出最大的攻击效果 。

  技术点分配策略

  在技术点的分配上,一定要集中资源,精准强化前排舰船的生存能力和后排舰船的输出效率。前排舰船承担着抵御敌方攻击的重任,将技术点投入到提升它们的护甲、闪避、血量等生存属性上至关重要。比如卡利莱恩特种型护卫舰,将技术点主要分配到 “信息干扰系统” 和 “预警系统” 相关的强化上,能进一步提升其闪避能力,使其在敌方火力网中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加。

  对于后排输出型舰船,技术点要着重强化武器系统,提升武器的伤害、命中率、攻击速度等关键属性。以澄海级驱逐舰为例,将技术点优先投入到鱼雷伤害提升和命中率强化上,能让其在战斗中更有效地对敌方舰船造成高额伤害。如果技术点分散投资,比如前排舰船既点生存又点输出,后排舰船既点输出又点防御,就会导致战力稀释。一艘原本可以在前线抗住大量伤害的前排舰船,因为分散点了输出属性,生存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在战斗中可能很快就被敌方集火击沉;而后排输出舰船因为分散点了防御属性,输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强化,无法在战斗中打出高额伤害,整个舰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

  战术编队构建

  主力编队打造

  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战术编队的构建对于战斗的胜负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主力编队是整个舰队的核心力量,承担着正面作战、持久输出和抗伤的重要任务,所以打造一支强大的主力编队至关重要。

  主力编队的核心在于持久作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舰船配置上精心策划。前排是主力编队的第一道防线,需要配置 6 艘以上的舰船来形成一个紧密的掩护阵型。这些前排舰船就像是坚固的盾牌,为中后排的输出舰船提供安全保障。例如,我们可以选择 FG300 侦察型护卫舰,通过对其动力系统进行技术点强化,使其拥有极高的移动速度,在战场上凭借灵活的走位,不断躲避敌方攻击,吸引敌方火力,为中后排舰船创造输出环境。卡利莱恩特种型护卫舰也是不错的选择,它的闪避能力出色,通过 “信息干扰系统” 和 “预警系统”,能大幅降低被敌方武器命中的概率,每 75 秒还能获得一次持续 20 秒的额外 90% 闪避率,在关键时刻能有效抵挡敌方的集火攻击 。

  中后排则需要搭载输出能力强的舰船,以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永恒风暴级巡洋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具备多种武器配置,无论是对小型舰船的快速打击,还是对大型舰船的高额伤害输出,都表现出色。在面对敌方的护卫舰群时,其高射速的武器可以迅速清理敌方的有生力量;而在对抗敌方战列巡洋舰等大型目标时,也能凭借自身的高伤害武器,对敌方造成可观的伤害,为舰队的胜利奠定基础 。

  枪骑兵级巡洋舰同样不容忽视,它在火力和生存能力上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其主武器导弹一轮多发,伤害可观,冷却时间不长,舰艏炮伤害高,能有效突破敌方大型舰船的防御。在战斗中,枪骑兵级巡洋舰可以利用其灵活的攻击方式,在中后排对敌方舰船进行持续输出,配合前排舰船的抗伤和永恒风暴级巡洋舰的强大火力,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斗体系,使主力编队在正面作战中具备强大的持久作战能力 。

  快速反应编队组建

  快速反应编队与主力编队有着不同的定位和作用,它更侧重于高速机动,能够在战场上迅速做出反应,执行一些特殊的战术任务,如包抄、突袭、支援等。

  快速反应编队的舰船选择以高速舰船为主,红宝石级离子炮型护卫舰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移动速度快,武器系统为纯能量伤害,离子炮攻击速度快,在近距离战斗中能够迅速对敌方小型舰船进行打击。其高机动性使得它可以在战场上灵活穿梭,快速接近敌方舰船,利用离子炮的高频率攻击,对敌方造成大量伤害。在包夹任务中,红宝石级离子炮型护卫舰可以凭借其高速优势,迅速绕到敌方舰队的侧翼或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打乱敌方的舰队阵型 。

  阋神星重炮型驱逐舰也是快速反应编队的重要成员。它的火力强大,尤其是其搭载的重炮武器,单发伤害高,能够对敌方舰船造成巨大的威胁。在配合红宝石级离子炮型护卫舰执行包夹任务时,阋神星重炮型驱逐舰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对敌方舰船进行重点打击。当红宝石级离子炮型护卫舰吸引住敌方部分火力后,阋神星重炮型驱逐舰可以抓住时机,对敌方的关键舰船发动致命一击,如敌方的输出核心或指挥舰船,从而削弱敌方的战斗力,为我方舰队的胜利创造条件 。

  快速反应编队的高速机动能力,使其在战斗中能够迅速改变战术,适应不同的战场情况。当敌方舰队出现破绽时,快速反应编队可以立即发动突袭,利用高速接近敌方,在敌方来不及做出有效防御时,给予敌方沉重打击。在我方主力编队受到敌方攻击时,快速反应编队又能迅速支援,从侧翼或后方攻击敌方,分散敌方火力,减轻主力编队的压力 。

  增援指令运用

  增援指令是游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手段,合理运用增援指令可以在战斗中扭转局势,取得胜利。但增援指令的运用需要根据不同的编队和战场情况进行灵活判断。

  对于主力队来说,增援 ST59 级防御战列巡洋舰是一个提升防御能力的好时机。ST59 级防御战列巡洋舰拥有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护盾,在战场上具有极高的生存能力。当主力队在战斗中面临敌方强大的火力攻击,前排舰船的防御压力较大时,增援 ST59 级防御战列巡洋舰可以有效地增强主力队的防御能力。它可以凭借自身的高防御属性,吸引敌方的火力,为其他舰船分担伤害,使主力队在战斗中能够坚持更长时间,为中后排输出舰船创造更好的输出环境 。

  而对于输出队来说,要避免增援低速舰船。输出队的核心任务是在战场上快速、高效地输出火力,消灭敌方舰船。如果增援了低速舰船,会严重影响输出队的整体机动性。在战斗中,输出队需要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位置,寻找最佳的输出角度和时机。低速舰船的加入会使输出队的移动速度变慢,无法及时跟上战斗节奏,导致输出队在战场上处于被动地位。例如,当敌方舰队采用游击战术,不断变换位置时,输出队如果因为增援了低速舰船而无法快速追击敌方,就会错失攻击机会,甚至被敌方反制 。

  如果输出队需要增援,可以选择一些高速且具有一定输出能力的舰船,如高速驱逐舰或护卫舰。这些舰船可以在不影响输出队整体机动性的前提下,为输出队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在战斗中,它们可以迅速加入战斗,与输出队的其他舰船协同作战,对敌方舰船进行全方位的攻击,提高输出队的战斗力 。

  后期发展规划

  战列巡洋舰蓝图积累

  在七本阶段,虽然战列巡洋舰由于其高昂的资源消耗和指挥值占用,可能无法立即成为舰队的主力,但此时开始积累战列巡洋舰的技术蓝图至关重要。战列巡洋舰作为游戏中顶级的战舰,拥有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和高额的血量,在后期的大规模战斗中,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一艘培养得当的战列巡洋舰,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突破敌方的防线,对敌方的主力舰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

  然而,获取战列巡洋舰蓝图并非易事。蓝图研究存在概率机制,战列巡洋舰的出货率较低,需要玩家积累大量的技术储备,通过不断研究蓝图箱来抽取,或者使用技术储备兑换保底箱,才能稳定获取。但从七本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积累蓝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资源和指挥值条件允许时,玩家就能迅速建造和培养自己的战列巡洋舰,从而在后期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比如玩家在七本阶段开始积极参与各种任务、活动,获取技术值用于蓝图研究,同时留意市场上是否有战列巡洋舰蓝图出售,通过长期的积累,在游戏后期成功解锁并建造出强大的战列巡洋舰,为自己的舰队实力带来质的飞跃 。

  工程舰技术研究

  工程舰开采设备强化是提升资源获取效率的关键。在七本阶段,工程舰的开采效率直接影响着玩家的资源积累速度,而资源是舰队发展、基地建设、科技研究等各项活动的基础。通过强化工程舰的开采设备,能够显著提高工程舰对金属、晶体、重氢等资源的采集速度,使玩家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当前阶段舰队发展和基地建设对资源的大量需求,还能为后期的大规模舰船建造和升级储备足够的资源 。

  在后期发展中,随着玩家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效的资源采集变得愈发重要。强化后的工程舰可以在高级资源点进行更高效的采集,为玩家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比如在攻打高等级城市或参与大规模团战之前,玩家需要大量的资源来补充舰船损耗、升级武器装备等,此时强化后的工程舰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快速采集资源,满足战斗需求,确保玩家在后期的游戏进程中始终保持充足的资源储备,为舰队的持续发展和强大提供坚实的保障 。

  同盟合作与经验学习

  加入活跃的同盟是玩家在七本阶段及后期发展中的重要策略。活跃的同盟通常拥有丰富的游戏经验和强大的实力,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游戏心得、分享战术技巧。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复杂的战斗场景时,同盟成员能够共同制定作战计划,互相支援,提高战斗的胜率。比如在攻打高等级城市时,同盟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吸引敌方火力,有的负责输出,有的负责后勤支援,通过协同作战,成功攻克城市,获取丰厚的奖励 。

  同时,同盟还能提供资源支援。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能会遇到某种资源短缺的情况,此时同盟成员可以通过资源交易或直接赠送的方式,为其提供所需资源,帮助玩家渡过难关,确保舰队的发展不受资源限制。此外,观察高级玩家的战报也是学习舰队调配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高级玩家在不同战斗场景下的舰队配置、战术运用、行动时机等方面的策略,玩家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不同舰船的优缺点和最佳使用方法,进而优化自己的舰队调配策略,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

  策略值管理与注意事项

  策略值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就像是舰队的 “能量条”,是限制玩家行动次数的关键资源。每一次舰队的调动、采集行动、战斗指令的下达,都需要消耗策略值。策略值的恢复速度相对缓慢,每小时仅能恢复 20 点,从 0 恢复到满值 150 点,需要漫长的 7.5 小时,并且无法通过付费等其他方式快速补充 。这就意味着,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策略值,一旦策略值耗尽,在恢复之前,很多行动都将无法进行,这对舰队的发展和战斗部署会产生极大的限制。

  在资源采集过程中,玩家往往容易因为过度专注于资源的获取,而忽略了策略值的合理使用。比如,为了尽可能多地采集资源,频繁地派遣工程舰进行采集任务,导致策略值快速消耗殆尽。当遇到其他玩家的攻击或者海盗的骚扰时,由于策略值不足,无法及时调动战斗舰队进行防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工程舰被攻击,辛苦采集来的资源也被掠夺,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 。

  所以,一定要时刻关注策略值的剩余量,在进行资源采集任务时,要预留足够的策略值,以应对突发的战斗情况。比如,在每次派遣工程舰采集之前,先评估一下当前的策略值,确保在采集过程中,如果遇到危险,能够有足够的策略值调动战斗舰队进行支援。同时,合理规划采集任务的次数和时间,避免因过度采集而导致策略值枯竭,让自己陷入防御空虚的危险境地 。

用户评论 条评论)